多地將開打新冠疫苗“加強針” 哪些人可以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近日,多省份已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免疫接種工作。截至2021年10月11日,已有安徽、福建、海南、黑龍江、湖北、山西、廣西、貴州、山東等至少9個省區市開始對全程接種滿6個月以上人群進行強化接種。
早在9月中旬,河南、浙江兩省先后表示將對重點人群開展加強免疫工作。9月17日,浙江省衛健委副主任夏時暢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擬從9月下旬開始,按照間隔6個月的時間要求,9月、10月、11月依次對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的18-59歲重點人群進行加強免疫。
對于加強針接種的注意事項,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專家建議,全程免疫后至少6個月以上開展加強針接種。在疫苗的選擇上,建議使用原接種企業生產的疫苗,假如說同一個企業沒法滿足供應的時候,也要選擇相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來進行接種。
界面新聞注意到,本次加強針的接種對象主要是已經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或一劑次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滿6個月的18歲以上人群,只有安徽蕪湖、福建廈門等少數城市開放12周歲以上滅活疫苗加強針接種,但仍要滿足全程接種滿6個月以上的條件。目前的加強針只針對滅活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接種者,重組蛋白疫苗如安徽智飛、智飛綠竹重組亞單位疫苗的接種者暫不建議接種加強針。
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專班組織專家就是否開展加強針的接種進行專門研究,發現國藥中生和北京科興兩家疫苗在接種6個月后,抗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在8月27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專家建議三類重點人群可以在完成免疫程序6個月后,開展加強接種,包括輸入風險高的,如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免疫功能相對較低以及60歲以上的人群;需要去到境外疫情剛風險地區或國家的人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近日,多省份已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免疫接種工作。截至2021年10月11日,已有安徽、福建、海南、黑龍江、湖北、山西、廣西、貴州、山東等至少9個省區市開始對全程接種滿6個月以上人群進行強化接種。
早在9月中旬,河南、浙江兩省先后表示將對重點人群開展加強免疫工作。9月17日,浙江省衛健委副主任夏時暢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擬從9月下旬開始,按照間隔6個月的時間要求,9月、10月、11月依次對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的18-59歲重點人群進行加強免疫。
對于加強針接種的注意事項,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專家建議,全程免疫后至少6個月以上開展加強針接種。在疫苗的選擇上,建議使用原接種企業生產的疫苗,假如說同一個企業沒法滿足供應的時候,也要選擇相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來進行接種。
界面新聞注意到,本次加強針的接種對象主要是已經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或一劑次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滿6個月的18歲以上人群,只有安徽蕪湖、福建廈門等少數城市開放12周歲以上滅活疫苗加強針接種,但仍要滿足全程接種滿6個月以上的條件。目前的加強針只針對滅活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接種者,重組蛋白疫苗如安徽智飛、智飛綠竹重組亞單位疫苗的接種者暫不建議接種加強針。
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專班組織專家就是否開展加強針的接種進行專門研究,發現國藥中生和北京科興兩家疫苗在接種6個月后,抗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在8月27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專家建議三類重點人群可以在完成免疫程序6個月后,開展加強接種,包括輸入風險高的,如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免疫功能相對較低以及60歲以上的人群;需要去到境外疫情剛風險地區或國家的人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